久欬数岁,其脉弱者,可治;实大数者,死。此亦前条在下未多,经候不匀之证。
切近于其处,则伏留于是脏,即可以脏而名证。【注】此明五音,乃天地之正气,人之中声也。
赵良曰:趺阳当伏者,非趺阳胃气之本脉也,为水畜于下,其气伏,故脉亦伏,脉法魏荔彤曰:趺阳有水邪,则当伏,以胃阳为衣,湿阴寒所固闭,故阳明之脉不出也。经曰:赤欲如白裹朱,即正赤色,生红色也。
沉主里,弦主急,下重后重也。皮水水行皮中,内合肺气,故其脉亦浮,不兼风,故不恶寒也。
<目录>卷三\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右三味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,分温再服。胃反吐而不渴者,寒也。
白米粥、苍耳子同食,成走注病,必然性味不合也。 【注】此以色合络脉之诊法也。